close
詩人余光中14日上午10時4分病逝高醫,享壽90歲,在妻女陪伴下,未插管、未急救,平靜安詳走完最後一程。余光中今年10月生日許下「繼續創作」的願望,因寫作就如同呼吸一樣,如今仙逝擱筆,化成絕響。



詩化散文 開創新風貌

「余光中是當代華文文壇的典範。」《文訊》總編輯封德屏表示,余光中一生對於翻譯、詩和散文的創作與評論,沒有一刻歇息,「他的散文更勇於創新,運用詩化的技巧,讓白話文也有文言文的古典美,開創出散文的新風貌。」

前文化部長、作家龍應台表示,余光中的一生,就是一部跨世紀的疼痛文化史。「他從疼痛徹骨的遷徙流亡思鄉,到意氣風發的『希臘天空』的追尋,到回眸凝視決定擁抱枋寮的泥土,到最後在自己擁抱的泥土上又變成異鄉人。」

龍應台說,余光中數十年來在風吹草動、價值混亂中忠於自己的真實情感,執著自己所信仰的美學,不隨浪潮的推湧而附從漂流,可以說是「光在心中」。

文青教主 掀民歌風潮

余光中台大外文系畢業、獲愛荷華大學碩士,曾任教台師大、政大與香港中文大學,1985年後定居高雄並在中山大學任教,1999年退休後,仍活躍於文壇與教育現場。

余光中擅長詩、散文、評論、翻譯,自稱是他的「四度空間」,出版專書逾60種,〈鄉愁〉、〈鄉愁四韻〉、〈我的四個假想敵〉、〈聽聽那冷雨〉等作品廣泛被台灣、大陸、香港三地課文收錄。

因為「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」、 「今天的天空很希臘」等佳句,讓余光中幾乎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的文青教主。

余光中的詩充滿節奏與意象,深受創作者喜愛,1974年,民歌手楊弦為余光中的詩作〈鄉愁四韻〉譜曲,由胡德夫演唱;1975年 楊弦再譜余光中詩8首,在台北中山堂演奏,掀起民歌運動。

〈踢踢踏〉也被作曲家馬水龍、李泰祥、陳茂萱等人譜曲,這些作曲家都以不同方式詮釋詩作裡的木屐聲,成為難得的創作風景。

(中國時報)

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書局
9703325437149E1C
arrow
arrow

    sidneykfew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